摄影家郎立兴:镜头聚焦北疆文化 赋能区域文旅发展

  来源:315记者摄影家2025-09-26
打印本文
核心提示:近日,记者走近中国著名摄影艺术家、策展人郎立兴,通过其镜头下的系列作品,感受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。在光影艺术与地域文化交织的领域,郎立兴始终是一位坚
摄影家郎立兴:镜头聚焦北疆文化 赋能区域文旅发展

近日,记者走近中国著名摄影艺术家、策展人郎立兴,通过其镜头下的系列作品,感受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。在光影艺术与地域文化交织的领域,郎立兴始终是一位坚定的践行者与创新者。他以镜头为笔,以热爱为墨,既定格了北疆大地的壮美与深情,又以跨界思维为内蒙古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,成为横跨艺术、餐饮与学术领域的“跨界实干家”。

“祖国北疆的美兼具多元性与厚重感,‘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’的冰雪盛景、‘风吹草低见牛羊’的草原生机,都是我的创作源泉。”郎立兴谈到创作初心如是说,他从1966年与摄影艺术结缘,50多年来始终将镜头聚焦祖国北疆,从壮阔冰雪到生机草原,从人文肖像到特色美食,其摄影题材丰富多元,且各有千秋。

在郎立兴所有的摄影作品中,冰雪摄影独树一帜。郎立兴告诉记者,为了拍出高质量的摄影作品,他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酷寒中爬冰卧雪,将对故土的热爱融入每一张作品,让冰雪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元素,而是承载内蒙古各民族坚韧品格与自然诗意的精神符号,构建起独有的“冰雪美学体系”。而他的美食摄影则从烟火气中提炼艺术质感,为后续的跨界融合埋下伏笔。

郎立兴告诉记者,他上千幅摄影作品在数百种媒体发表,近30次个人展览或联展在中国美术馆、北京798艺术区、内蒙古美术馆等重要平台举办,部分作品被收藏;他主编了《绿色净土》《呼伦贝尔》等摄影画册,2009年、2014年先后出版《冰光与雪影》专题画册及黑白摄影集,每一部作品都是北疆文化的生动注脚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他的作品两次入选连州国际摄影年展,还在奥地利维也纳莫雅宫、蒙古国家美术馆等国际平台展出,让内蒙古的自然美学与北疆文化借助镜头走进国际艺术话语体系,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北疆的“符号化”认知。

在郎立兴看来,摄影不止是记录,更是传递理念、赋能发展的工具。作为内蒙古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,他连续开创性地打造了17届“《食色世界》摄影艺术大展”。这一展会填补了中国摄影界和餐饮界的空白,成为美食摄影的品牌盛会。他将摄影的美学逻辑注入餐饮行业,用镜头捕捉蒙餐食材的自然本真、烹饪的人文温度,让观众在盛会中透过影像感受内蒙古特色美食背后的地域风情,进而对内蒙古及呼和浩特的文旅产生浓厚兴趣,实现了“艺术为产业铸魂、产业为艺术扎根”的良性循环。

与此同时,郎立兴始终以强烈的使命感推动北疆文化传播与文旅融合。他以摄影为媒介,既用《绿色净土》、《呼伦贝尔》系列画册成为地方外宣典范,又通过冰雪摄影定格草原生态之美,成为北疆文化的鲜活名片。近20年,郎立兴聚焦气候与环境变化,用《冰光与雪影》的晶莹、《消释之光》的深邃,在艺术震撼中唤醒公众生态共识,为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
如今,已成为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顾问、中国人像摄影学会副主席、内蒙古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的郎立兴,依旧步履不停。“未来将继续以镜头为媒介,多维度展现北疆文化,为内蒙古特色美食赋能,为文旅产业助力。”郎立兴说。(吕会生)


 
    [责任编辑: 315xwsy_susan]

    免责声明:

    1、本网内容凡注明"来源:记者摄影家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记者摄影家网所有,转载、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,不得商用,在转载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记者摄影家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    2、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,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、宗教学研究、教育学研究、文学研究、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、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    3、如涉及作品、图片等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。